联华证券_正规股票配资_专业股票配资平台
热点资讯
你的位置:联华证券_正规股票配资_专业股票配资平台 > 专业股票配资平台 >
合规的股票期货杠杆 景业名邦陈思铭出局,“房二代”接班冰火两重天
发布日期:2025-05-12 22:44 点击次数:126
3月28日,景业名邦集团(02231.HK)突然对外宣布合规的股票期货杠杆,陈思铭已辞任执行董事兼公司主席,理由是其他个人事务需投入更多精力及时间。
众所周知,陈思铭是雅居乐集团(03383.HK)创始人陈氏家族成员,其父为雅居乐集团副主席陈卓贤,伯父为雅居乐董事会主席陈卓林。
雅居乐曾与恒大、碧桂园、合生创展、富力合称地产界“华南五虎”。目前,这“五虎”里边,除恒大老板父子现状比较悲观以外,其他四家企业均有“房二代”接班,如碧桂园杨惠妍、合生朱桔榕、富力张量、雅居乐陈思铭。其中略有区别的是,杨惠妍、朱桔榕是直接女承父业,成为著名龙头房企接班人;而张量、陈思铭父辈股东身份不同,属于另立门户,分别成立了实地和景业名邦两家,但在华南地产界同样备受关注。
陈思铭。景业名邦官网图片
雅居乐陈卓贤曾为儿子创业利益输送受处罚
在景业名邦官宣陈思铭正式交出“头把交椅”前,有关其与雅居乐两家企业最具爆炸性的新闻,或说发生在2023年6月。当时,香港联交所对雅居乐集团现任董事陈卓贤发布了一纸纪律行动制裁的决定。
那次老陈之所以被罚,是因为被查出曾向儿子陈思铭的公司景业名邦输送资金,违反了当初的不竞争承诺和联交所对上市公司的规定。
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雅居乐上市前,陈家所有成员,包括陈卓贤均对雅居乐作出了不竞争承诺,并在招股章程中披露了详情,即不得直接或间接从事任何与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有或可能有竞争的业务,又或持有当中权益或以其他方式参与其中。
曾经的地产“华南五虎”之一雅居乐。资料图片
后来的剧情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大概在2013年末,陈思铭对老陈说,其准备另开一家与雅居乐可能存在竞争的地产公司:景业名邦。而老陈不仅没有劝阻,反而自掏腰包,为其提供了20.7亿元的初始资金、发展资金及5.355亿元的融资担保。
这一行为,在资本市场看来,当然是老陈自己打了自己一大嘴巴:事实上彻底推翻了当初的不竞争承诺。尽管后来“东窗事发”后,老陈解释称,自己咨询过律师,后者告诉他没有问题。问题是,老陈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诚实地把儿子背后鼓捣的一堆事告诉雅居乐董事会其他成员,而且还偷偷担任了景业名邦旗下两家附属公司的董事及签署人,甚至还收购了其附属公司的股份,以协助后者融资。
2019年12月,景业名邦在联交所上市前,其招股章程披露上述部分事实。雅居乐宣称包括陈氏家族成员在内的其他董事,均是在收到联交所查询后才得知老陈给儿子公司搞利益输送的事。后来联交所在处罚时,只追究了陈卓贤一个人的责任,并没有波及雅居乐公司或其他董事。
在外界看来,对老陈伤害不大却让他很没面子的是,联交所除了制裁以外,还要求陈卓贤必须在三个月内完成18小时的上市公司基本“游戏规则”的再教育。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景业名邦与雅居乐有同业竞争的情况,但若论两者江湖地位,不管陈思铭“初生牛犊不怕虎,怎么折腾,”前者都不可能跟后者同日而语的。
在景业名邦上市前的2018年,雅居乐正处在发展最巅峰期,雅居乐的销售额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并于同年成功将旗下物业公司雅生活分拆上市,一时间风光无两。但紧接着不到3年,这家千亿黑马房企,就经历了从巅峰到债务压顶的“过山车式”变故;2022年,该公司录得上市以来首次亏损业绩;2023年,其营收433.1亿元,继续录得净亏损127.78亿元。2024年上半年,其收入211亿元,归母净亏损96.7亿元。
俗话说,瘦死骆驼比马大。不管行业再怎么深度调整,景业名邦在雅居乐面前,还只是一名行为有点激进的小后生。相比之下,景业名邦在2021年才迎来史上最强业绩,年销售额突破42亿元,而后就开始走下坡路。2025年3月26日,根据其发布的2024年业绩报告,该集团去年全年营收为34.27亿元,尽管对外宣称同比大增567.37%,但归母净利仍亏损3.44亿元,而且存在债务违约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外界形容陈思铭是“暗淡离局”,目的是要给资本市场一个交代。
有分析称,雅居乐房二代的退出,折射出家族企业在地产行业面临转型阵痛。传统家族管理模式易导致决策僵化、资源内耗,难以适应市场波动。陈思铭辞任后,景业名邦迅速任命刘华锡等专业管理团队接棒,表明行业对职业化、专业化治理的需求加剧。家族企业需通过设立董事会、引入外部独立董事等方式逐步分权,平衡传承与创新。
第三方数据显示,2024年地产高管变动人数同比减少76%,但年末变动集中,反映行业仍在深度调整。国央企及稳健民企成为高管流动首选,资源向头部集中。这一趋势倒逼中小房企加速战略收缩或转型,行业进入“量质并举”阶段。
而联交所对陈氏家族利益输送的处罚,凸显监管对关联交易、利益冲突的零容忍态度。未来,上市房企更需强化内控机制,建立防火墙制度,确保关联交易的透明化与合规性。
“房二代”接班只有成功和失败两种案例
近几年,国内的“房二代”接班,一直上演着“冰火两重天”的剧情。
在行业周期调整、家族治理复杂性、个人能力与管理挑战的多重因素叠加下,一些原本可以选择“躺平”的“房二代”似乎很不情愿地接过了上一代交过来的重担,甚至向身边好友吐槽自己“接的不是班,而是债。”不管是像杨惠妍、朱桔榕这类顶上的龙头企业新当家,还是像张量、陈思铭这类试图弯道超车、借力打力的创业先锋,要想顶着家族光环和社会期望,在行业“黑铁时代”证明自己的能力,真的很不容易。
景业名邦在广州开发的首个项目。资料图片
不管内心是否情愿,他们都是继承家族事业的“天选”之人,而在当前的社会舆论下,同行对他们的评价和分类也只有两种,那就是成功或失败。成功案例多依赖长期培养、战略聚焦及财务纪律,而失败案例多因激进扩张、债务失控及危机应对失当。
不可否认,房地产行业从“土地红利”“金融红利”转向“管理红利”时代,二代接班恰逢“三道红线”、限购调控等政策收紧期,销售增速放缓、利润承压。一些二代刚接手企业,就要直接面对债务重组、转型阵痛。
杨惠妍全面接班后,碧桂园因债务压力从头部企业掉队,不得不为融资化债和保交楼而苦苦支撑,据说为了求人喝了好多酒,虽积极推动教育、物业分拆上市,但行业下行周期中仍难抵亏损;蓝光发展杨武正接任时,公司债务已超2200亿元,违约本息超45亿元;佳兆业郭晓群上任后,在公司运营上亦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2022年净利润便亏损了127亿元;美好置业刘南希接任时,公司装配式建筑业务亏损超10亿元,转型农业板块亦未见效;中南建设陈昱含接班后,业绩持续下滑,两次放权给职业经理人均未斗转乾坤,2024年公司亦因股价低于1元退市。
如果说多数二代是因为外部客观环境和形势急转直下而遇到困难,另有少部分也许跟个人处事作风比较偏执和激进脱不了干系。世茂集团许世坛接班后80天内耗资200亿元收购20个项目,负债从2018年的3000亿元飙升至2022年的5400亿元,不得不甩卖资产,2024年公司黯然退市;弘阳地产曾俊凯接任后,延续父辈“千亿规模”目标,但因高杠杆扩张加剧财务压力,明星经理人团队分崩离析,2024年不得不辞去执行董事、副总裁及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成员职务;张量创立实地,跨界布局科技、娱乐,但主业不强,持续烧钱只会加剧财务压力,上市折戟、公开违约后,富力紧急发布“切割声明”……
当然,即便过去几年房地产波动如此激烈,房二代接班人群体中仍然不乏清流。最典型的就是新城控股的王晓松,在基层历练6年后接任总裁,当父亲遭遇丑闻出事后,王晓松连夜召开董事会,临危受命迅速接任董事长,通过切割负面关联、优化财务结构等措施帮公司稳住阵脚,以“救火队长”角色带领新城控股穿越周期,成为二代接班的标杆案例。2023年地产那么难,新城控股却实现了净利润正增长。2025年3月28日下午,新城控股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营收889.99亿元,虽同比下降25%,但归母净利润约7.52亿元,且同比增长2.07%。在业内看来,王晓松的成功,核心在于临危不乱、战略聚焦、团队凝聚的三重能力。
王思聪在吃日本料理。好看视频截图
但地产界也有一位知名的“房二代”王思聪比较特别,就是那位被父亲王健林要求“先赚一个亿”的娱乐圈兼职“纪检书记”,业界一直想不明、猜不透其到底有没有接班。近两年,王健林一直在不停甩卖“万达广场”等核心资产来渡过难关,但这一切似乎与王思聪没有多少关系。不管家族企业再难,后者在日本照样逛街、玩耍、吃冰激凌,日子过得像以前一样潇洒滋润,还时不时登上娱乐头条。
南方+记者 冯善书合规的股票期货杠杆
上一篇:正规期货配资 美股异动丨知乎盘初涨超7.5% 第四季度营业利润及净利润全面转正
下一篇:没有了